“一带一路”上 长沙舞翩跹

大公网 作者:傅春桂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长沙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写下了许许多多动人的长沙故事;十年来,作为重要节点城市,长沙在“一带一路”上舞姿翩翩,实现了由内陆腹地到开放前沿的华丽嬗变。  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张西汉《地形图》,它是有文字记载以来,第一张标明中国海域海疆的地图。在这张图中,清晰显示了长沙地处中部内陆,既不临海,也不沿边的区位特征。

从“黑石号”沉船上打捞出水的唐代长沙窑生产的瓷器 受访单位供图

  然而长沙“走出去”的初心不改,决心如磐。从唐朝开始,长沙就深度参与了“一带一路”上繁荣的贸易往来,从著名的唐代沉船“黑石号”上打捞出水的6万多件瓷器中,其中产自长沙铜官窑的瓷器就达到惊人的56000余件。当年,沿着海上丝绸之路,长沙生产的陶瓷运销到29个国家和地区。

大道通衢 通江达海万里同好

11月的长沙艳阳高照。长沙港内一片繁忙,满载200多辆由湖南本土企业生产出品的新能源汽车搭乘“港达6号”滚轮船,从长沙新港汽车滚装码头出发,经长江走海运出口至南美洲。

今年以来,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产品增势迅猛,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新三样”。长沙紧跟新一轮外贸发展大势,以“新三样”的扩大出口,激活外贸经济新动能。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长沙出口“新三样”产品合计18.6亿元,同比增长27.1%,占全省“新三样”产品出口份额超六成。

位于长沙开福区金霞经济开发区内长沙国际铁路港里,一辆辆大型货车等待正在作业的大型龙门架将载满板材、木浆、纸、奶粉等回程的集装箱从火车上取下。现场值班工作人员说,他们当日已卸载了160个货箱,而后集装箱将再次填装长沙生产的工程机械、电动汽车、工业品、服装、生活用品等,通过中欧班列(长沙)运至国外。

中欧班列(长沙)辐射亚欧大陆近30个国家和地区,跻身全国班列第一方阵。 受访单位供图

  “中欧班列依托陆桥、向陆而生,贯穿东西、联通内外,为不靠海、不沿边的湖南开辟了直通欧亚腹地的大通道,助力湖南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长沙市政府物流口岸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相较之前的海运模式,中欧班列运输时间缩短20多天,运输成本降低15%左右。”长沙山河智能负责人表示,中欧班列(长沙)帮助企业缩短了合同交付时间,降低了综合成本,提升了长沙本土企业在海外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中欧班列(长沙)常态化运行线路达14条,辐射亚欧大陆近30个国家和地区,境内集疏范围覆盖全国三分之二区域,累计发运4000多列,货值超100亿美元,跻身全国班列第一方阵。长沙-白俄罗斯明斯克“明星班列”,高峰时期发运量居全国第一。

长沙航空口岸加快打造中西部地区面向RCEP和非洲国家的航空枢纽门户,先后开通国际货运航线17条,恢复国际客运航线16条。

如今,长沙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深度融入,已经构建起陆、水、空、铁、公立体交通体系和互联互通新通道,国际航空货运、中欧班列、江海联运、铁海联运、东盟货运等五大国际贸易通道通达全球,让全球优质商品飞进长沙市民的生活,让一批批“湘品”大步“走出去”,打响“长沙智造”“湖南智造”的名片。

据悉,“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长沙进出口总额由2013年的722.8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3315.6亿元,十年间增长3.6倍。据星沙海关统计,2022年,长沙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贸易额为1750亿元,同比增长44.156%,占全市贸易总额的52.8%。

 制造出海 国之重器挺起脊梁

9月7日,随着一列银红涂装的雅万高铁动车组上线开行,印尼迈入高铁时代。而在这项中国和印尼“一带一路”合作里程碑的工程背后,是近600台三一重工、铁建重工、山河智能装备和无数长沙人多年的默默奉献。

这只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长沙工程机械企业“走出去”的缩影。

中联重科生产的工程机械出口阿联酋 受访单位供图

  乘风出海,“长沙造”的名片一次次闪耀“一带一路”国家:在卡塔尔,中联重科的高空塔吊为世界杯球场建送上长沙元素;在土耳其,铁建重工的盾构机开山遁地;三一重工致力于成为“一带一路”的领军企业,业务已覆盖121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十年来,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上,长沙制造、长沙科技大显身手,一大批长沙企业不断拓展国际市场,逐步成长为世界知名跨国企业、行业领军者。

拥有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长沙,在持续推动新设备外贸出口的同时,也在探索产业出海新路径。

波兹南,波兰中西部城市,距长沙8000公里,湖南星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首个海外制造工厂就在这里,年产能可达2万台。

而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东郊的中白工业园,是白俄罗斯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园区55家中国企业中,中联重科是园区的旗舰企业。这一制造企业入驻园区,生动体现了中国和白俄罗斯工业方面的深入合作。

“中白工业园不仅是中国和白俄罗斯政府间的平台,它也是属于世界的国际平台。”中白工业园管委会第一副主任彼得·亚基莫夫表示。

作为长沙工程机械企业的代表,目前,中联重科海外业务已覆盖超138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布局各类业务网点及服务中心超350个,海外员工超3000人,其中外籍员工占比超90%。今年前三季度,中联重科实现海外收入130.29亿元,同比增长100.53%,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36.69%,创历史新高。

据长沙市商务局数据显示,2022年,长沙对外实际投资额占全省总量的八成以上。今年前十个月,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投资成效显著,新设境外企业29家,主要分布在柬埔寨、泰国、新加坡、尼日利亚等20个国家,涉及农业、有色金属加工、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电子元器件制造等行业。

长沙正在持续扩大海外“朋友圈”,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推进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更快更好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从心交流 开一扇窗架一座桥

国相交,在于心相交;心相交,在于民相亲。长沙融入“一带一路”,首先从心开始交流,作为青春气息浓郁的网红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灵动的创新创意吸引着世界各国青年。

2023年6月,来自4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十名青年代表齐聚长沙,在精彩的论坛之外,各国青年还沉浸式游长沙、品长沙,从山河智能的“大国重器”到马栏山的“视频湘军”,从潮宗街、坡子街的老街风情到湖南米粉街、火宫殿的火辣美食,从“一江两岸”的灯光秀到陶艺、皮影等非遗项目……领略了长沙的城市底蕴和作为“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的独特魅力。

在长沙参加“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的青年大学生在欣赏古琴演奏 刘恩琛 摄

  2017年,长沙成功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中国首座世界“媒体艺术之都”。正是在这一年,千年学府岳麓书院迎来了参加首届“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的各国青年代表。7年来,论坛凝聚着不同语言、文化、制度下的世界青年,鼓励他们投身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创业,助推共建“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

长沙,在“一带一路”国家青年心中打开了一扇窗,架起了一座桥,长沙也成为越来越多青年人的“诗和远方”。

“在长沙,有种在家里生活的感觉,长沙文化多元,长沙人热情,长沙很厚道。长沙就像我的第二故乡。”说一口流利汉语的巴基斯坦青年代宇说。代宇2017年12月来到长沙,不仅见证了长沙的发展,也感受到了湖湘文化的魅力。在长沙期间,他参加过“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活动,也做过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的志愿者。

“希望更多外国人留在长沙,让这座城市变得更美好。”来自非洲尼日利亚、入职湖南大学担任教授与博导的唐杰表示。

而来自英国的外籍教师大明,他通过创办自媒体,以撰稿或拍摄视频的方式,向来华的外籍人士介绍长沙的城市文化与城市生活,现在他已是外籍朋友眼中的“长沙通”。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长沙香山旅游峰会、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互联网岳麓峰会、中非经贸博览会等世界级、全国性知名展会落户长沙或高频率举办,让长沙的“国际范”频频出圈。长沙还先后与35个国家的56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或缔结友好合作关系,老挝、马拉维相继在长沙设立总领事馆。

打造对非合作新高地

长沙生产的厨房电器、电子产品、医疗器械,邵阳生产的鞋子和发制品……在电商平台Kilimall位于内罗毕马卡科斯县的海外仓里,员工们分拣货物、打印订单、包装出库,忙碌而有序。“现在,Kilimall上有100多万种商品可供选择,大约20%的产品来自湖南。”Kilimall物流经理伊冯娜介绍。

被誉为非洲“淘宝”Kilimall,是由位于湖南湘江新区麓谷的长沙非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打造的电商平台。Kilimall于2014年在肯尼亚创立,是第一家进入非洲互联网和电商行业的中国企业,如今已是东非第一大电商平台,用户规模达千万级。

长沙高桥大市场,来自非洲的特产琳琅满目   刘恩琛 摄

  而在长沙高桥大市场,陈列着来自卢旺达的干辣椒、南非的红酒、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莫桑比克的腰果……琳琅满目的非洲产品让人目不睱接,长沙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选购来自异国他乡的工艺品,品尝来自非洲大陆的美味。

“‘一带一路’倡议和自贸区建设让我们赶上了好机遇。通过自贸区雨花区块的供应链平台下单,一个半月左右可以到货,可节约一半时间,进口量比自贸区成立前增长30%。”高桥大市场半岛坚果负责人介绍。

随着中非经贸博览会、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两大国家级平台相继落户湖南,成为长沙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2022年,长沙对非贸易总额244.7亿元,较2021年增长72.3%,较2020年增长两倍。

责任编辑:李润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