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加坡2025年10月9日 /美通社/ -- 东盟与中日韩(10+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今日正式发布《东盟与中日韩金融稳定报告(2025)》(AFSR)和《东盟与中日韩区域经济展望》(AREO)2025年10月更新。报告指出,尽管美国贸易政策调整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推动不确定性上升,但区域经济仍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在强劲的上半年经济表现和超预期出口增长的带动下,10+3区域2025年经济增速预计为4.1%,2026年预计为3.8%,均较今年7月预测有所上调。自4月"解放日"关税政策推出导致市场压力阶段性上升后,目前压力已逐步缓解。
AMRO首席经济学家何东表示:"区域内贸易和国内需求正日益成为10+3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不过,由于本地区与全球金融体系深度融合,因此难以完全规避外部冲击。总体来看,区域金融体系保持稳健运行,当然也有一些持续存在的脆弱性问题需要关注。"
在贸易格局演变背景下,出口导向型企业——特别是对美国市场依赖度较高的中小企业——可能面临利润压力。美国加征关税或将导致自身通胀压力持续,加大美联储货币政策决策难度,并可能产生全球溢出效应。此外,美元避险地位的不确定性上升,也可能加剧全球金融市场的结构性分化。
面对复杂外部环境,10+3经济体具备较为充分的应对基础。精准调控的政策组合与坚实的经济基本面——包括稳健的银行体系、持续深化的金融市场、充裕的外汇储备和充足的政策空间——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当前,10+3多数经济体通胀水平温和、预期稳定,为央行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创造了条件。
与此同时,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与外汇、资本流动管理措施协同发力,为维护金融稳定、防范外部风险传导构筑了有效防线。AMRO强调,在外部不确定性高企的背景下,政策应着力精准支持薄弱环节,同时实施要审慎,以保留政策空间。
除这些短期风险外,10+3地区也正在经历深层次的结构转型。其中,金融服务数字化快速发展,在提升金融普惠水平和运行效率的同时,也给金融稳定带来了新的挑战。
AMRO金融监测部门负责人Runchana Pongsaparn指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正在重塑市场格局,为提升金融服务包容性和运行效率开辟了新路径,但这也改变了金融稳定风险的特性和分布。政策制定者需采取多元并进的策略,在鼓励创新的同时有效管控风险,并依据不同市场的发展程度进行相应调整。"
在积极应对短期挑战的同时, AMRO强调,10+3地区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框架、提升政策透明度、深化国内金融市场并增强政策缓冲能力,以减轻外部冲击带来的溢出风险。
何东博士总结表示:"通过加强政策协调、深化财金合作与区域一体化建设,10+3能够将当前挑战转化为未来发展机遇,实现更强劲、更紧密和更具韧性的区域发展。"
更多深度分析请参阅AMRO最新发布的旗舰报告:《东盟与中日韩金融稳定报告(2025)》与《东盟与中日韩区域经济展望》2025年10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