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謀論」反映的唯利是圖心理

作者:靈子

試問能把不幸事件直接與金錢掛鉤的人,做任何事之前難道不會先計算利益得失嗎?

筆者早前曾撰文批評一眾「黃絲」youtuber於「黃標」事件中表現出的見利忘義、唯利是圖嘴臉。怎料不到一個月,一眾「黃絲」們再次向社會大眾展示了他們凡事以利益為先的思考方式,更甚至將不幸事件炒作成「陰謀論」,抹黑特區政府。惟這種「捩橫折曲」,歪曲事實的行為,不但對受害者家人造成了二次傷害外,也助長了社會上的不良歪風。特區政府未來應考慮嚴懲造謠分子,以避免更多年輕的一代受到不良意識荼毒。

事件要從一起不幸事件說起。一名在特首辦任職新聞主任的32歲男子於3月30日支付代通知金辭職(即坊間所稱的「賠錢走人」),其後該名男子於4日下午於將軍澳寓所墮樓身亡。警方在現場沒有檢獲遺書,但據悉他生前曾向家人透露工作不愉快,因此認為事件無可疑。

上述事件在工作和生活壓力較大的香港偶有發生,是社會悲劇,亦時常提醒我們要多關心身邊的家人和同事,以避免他們做出不理性的行為,又或者提早發現他們可能出現的心理疾病。惟今次不幸墮樓身亡的人士曾在特首辦任職,一眾「黃絲」及「黃媒」就仿佛找到了「理想素材」般,瘋狂地編造所謂的「疑點」和「不合理之處」,一時之間「被跳樓」、「滅口」、「被墜樓」等「陰謀論」充斥網絡,似乎認定男死者絕對是被「害死」,要為他「申冤」。

其中,「黃絲」及「黃媒」拋出最有力的「證據」是﹕「若有心自殺,不離職也可以,他都做到賠錢離職這一步,為何還要五日後自殺?」但這看似符合邏輯的「證據」其實錯漏百出,亦折射出「黃絲」及「黃媒」心中凡事利益為先的心態。

首先,把不幸的自殺件事與金錢(賠錢離職)掛鉤,就反映出在這批人心中任何事物(包括人命)都可以用錢去計算的可怕價值觀。即他們認為,如死者一開始已萌生死意,為何還要浪費錢(賠錢離職)後才自殺,如早些自殺還可以省下一筆錢呢。但是若有留意社會新聞的市民可能都曾聽心理醫生講過,一些有心理疾病如抑鬱症等的患者,很可能在情緒突然波動或失控時,做出極不理性及傷害自己的事。

雖然我們不知道死者墮樓前的心理狀態,也不可籠統地將其歸為患有心理疾病,但更不能夠將死者的性命與金錢掛鉤。若以「黃絲」及「黃媒」的邏輯推論下去,即只要花了錢(賠錢離職),就絕對不會有尋死的念頭,因為太浪費金錢了。這樣的邏輯是否更可笑,或者是可怕呢?也令早前坊間傳出的「勇武安家費」之說更顯真實。試問能把一宗不幸事件直接與金錢掛鉤的人,做任何事之前難道不會先計算實際利益才去做嗎?可能「有錢能使鬼推磨」才是他們內心信奉的真理。

事實上,面對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的時代巨變下,世界各國都有很多人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早前德國黑森州財政首長謝佛就疑因應付當地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而憂心忡忡,最後自殺身亡。而香港社會除要面對病毒疫情壓力外,還要面對持續近十個月亂港暴亂的衝擊,特區政府內部所承受的壓力之巨可想而知。可惜一眾「黃絲」及「黃媒」仍未肯善罷干休,還試圖利用輿論挑動事端,惟筆者想勸這些人句﹕「得失榮枯總任天,機謀用盡枉徒然。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螂捕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