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卡侬十项全能挑战赛”顺利举行:以运动联结人与自然,共践可持续未来

杭州2025年9月29日 /美通社/ -- 2025年9月20日至21日,杭州千岛湖华美胜地活力涌动,迪卡侬自主赛事IP —— "迪卡侬十项全能挑战赛"在此成功举办。赛事打破单一运动的局限,集结路跑、越野跑、公路骑行、山地骑行、匹克球、羽毛球、射箭、桨板、皮划艇、跳舞、健身、攀岩等十余个项目,为不同运动水平的爱好者搭建起互动交流与自我挑战的平台;同时依托当地优越的湖光山色,让参与者在运动中沉浸式感受自然之美,并以"无痕赛事"理念贯穿全程,成为融合"运动体验"与"生态保护"的特色活动。

赛事现场
赛事现场

 

赛事现场
赛事现场

迪卡侬表示:"迪卡侬始终相信,运动是每个人探索自我、突破边界的重要途径。打造'迪卡侬十项全能挑战赛',正是基于这一初心,也是对自身'尊重人、地球、收益(People—Planet—Profit)和谐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千岛湖华美胜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让运动与自然无缝交融,使参与者在挑战中真切感受山水之美。这也呼应了迪卡侬希望传递的'运动无边界,快乐无门槛'的核心价值 —— 我们将持续与用户携手,共同构建负责任、更长效的运动生态,迈向更可持续的未来。"

多元招募+专业服务,让运动快乐无门槛

为让不同人群都能深度参与并享受运动乐趣,本次"迪卡侬十项全能挑战赛"从招募机制上进行了贴心设计。赛制设置了初阶、中阶、高阶,使得不同能力阶段的参赛者都能探索与挑战,人人都有高参与度。

赛事精准聚焦两类核心人群:一类是参与过迪卡侬运动社群活动两次及以上的"忠实运动用户",另一类是渴望尝试新鲜赛事、挑战多项目运动的"十项全能挑战能力者"。参赛者可根据个人兴趣与能力,从十余个运动项目中自由选择十项挑战内容,依据记分表进行排名。活动支持单人及双人组队参与,最终成功吸引150人加入。

针对运动新手,赛事配备专业人员提供指导,从攀岩发力技巧到桨板平衡控制逐一细致讲解,帮助消除"陌生项目不敢尝试"的顾虑;资深爱好者则可在优化后的赛道与装备配置中挑战个人最佳成绩,真正实现"总有十项你全都能"的赛事愿景。

运动与自然深度交融,社群互动传递温暖

在实现广泛参与的基础上,迪卡侬进一步将运动与自然深度融合,赋予赛事更丰富的生态内涵。

千岛湖华美胜地的自然生态与赛事项目高度契合,让每一次挑战都成为"与自然对话"的体验。路跑项目沿湖设置专业赛道,参与者在奔跑中既能感受湖风清爽,又可欣赏波光粼粼的湖景,彻底打破城市跑步的单调感;桨板与皮划艇项目直接依托千岛湖清澈湖水开展,划行途中可近距离观察水下生态,体验"人在画中游"的惬意;攀岩项目选址开阔户外场地,挑战者抬头即见澄澈天空与周边绿意,在突破身体极限的同时享受自然带来的放松。这种"运动+自然"的深度融合,让许多参与者直言"重新定义了运动的乐趣"。

赛事现场充满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赛事现场充满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赛事不仅是运动的舞台,更是连接人与人的情感纽带。许多参与者通过社交媒体分享了精彩瞬间:运动新手第一次站上桨板的激动时刻,以及所有参与者自觉维护场地环境的责任意识。这些真实的社群互动,展现了迪卡侬运动社群的活力与温度。

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为运动产业绿色发展立标杆

这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结,为迪卡侬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与可能性。作为迪卡侬"尊重人、地球、收益(People—Planet—Profit)和谐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载体,本次赛事从策划到赛后全程贯彻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社会责任,推动运动与环保共生。

赛前筹备采用"轻量化场地建设"模式,搭建材料选用可循环、低污染类型,避免过度施工对千岛湖生态造成影响;赛事所需的桨板、皮划艇、山地车装备等,均来自迪卡侬成熟的租赁服务体系。通过"使用而非占有"的模式,既减少装备闲置浪费,又降低大众参与运动的经济门槛;赛事结束后,包括匹克球场、羽毛球场在内的临时设施及相关运动装备,将被转运至迪卡侬全国范围内的运动社群与线下门店,继续用于日常活动与运动教学,形成完整的"资源—使用—循环"闭环。

赛事现场设置有装备租赁区
赛事现场设置有装备租赁区

参赛者表示,"这次不仅体验了多样运动,更明白了'环保不是口号'。原来通过'租赁装备''重复利用设施'这些力所能及的行为,每个人都能为保护地球出一份力。"这种"让环保融入个体运动行为"的模式,也为整个运动产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拓展品牌价值边界,迈向"运动可持续未来"

此次通过"迪卡侬十项全能挑战赛",迪卡侬彰显自身从"运动装备提供者"到"可持续运动文化倡导者"的价值延伸。迪卡侬坚信,健康的自然环境是运动长久发展的基础,而运动的意义不仅在于强健体魄,更在于连接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情感。

未来,迪卡侬将继续以多元活动、大众赛事IP创新为核心,结合产品研发与社群运营,推动运动生态向"更包容、更负责、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80类运动,玩到80岁"的目标愿景,让每一个人都能在运动中体悟快乐,在自然中收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