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5年9月22日 /美通社/ -- "自我们采用联泰科技的光固化3D打印机Lite600投产以来,Wolf的生产效率实现了大幅度的提升。过去制作一个碳纤维模型需要耗费近10个小时,现在我们的整体效率提升近60%,生产周期从数天缩短至数小时,成功实现了从FDM到SLA的技术升级,也推动了业务增长。预计 2024-2025年将比2023年再增长16倍,SLA 3D打印技术正在持续驱动我们业务高速发展。"
——Wolf首席技术官Mudassar
精准制造的下一步在哪里?
Wolf 3D Technologies是印度知名3D打印服务商。Wolf的转型轨迹,恰是这场制造业范式转移的微观映射。作为印度一家专注于增材和设计的公司,其早期采用的FDM技术具备成本优势,但在面对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高端领域时,技术短板暴露明显 —— 航空航天对零部件微米级公差的严苛要求,汽车行业高性能、轻量化的发展趋势,都远超 FDM 技术能力范畴,这也成为企业转型的关键因素,生动展现了制造业范式变革浪潮下的行业缩影。
尤为明显的体现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场景中。当下,航空器为提升燃油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对轻量化及结构减重需求迫切;汽车行业为增强动力性能、减少能源消耗,也在不断探索更优材料方案。碳纤维材料因具备轻质高强、抗疲劳及耐腐蚀等卓越特性,成为现代工业设计中的关键战略资源。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和产能扩张以及成本降低,碳纤维有望进一步拓展至低空及机器人等新兴市场,成为引领下一阶段材料革新的重要力量。
在碳纤维部件的制造过程中,母模至关重要。作为复合材料模具的基础,母模的精度和光洁度直接影响后续成品的外观和性能。此前,Wolf 3D尝试使用FDM(熔融沉积)技术制作母模,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两个问题:
- FDM打印件的表面层纹结构明显,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进行打磨和填补,后处理过程不仅耗时耗力,而且难以保证一致性,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FDM母模的表面粗糙度较高,无法满足碳纤维复材铺层工艺对母模表面光洁度的严格要求。
从设备到解决方案,联泰科技SLA技术助力碳纤维部件制造
当Wolf将联泰科技光固化3D打印机Lite 600引入生产体系时,一场制造与工艺的革新就此开启。Wolf 3D首席技术官Mudassar表示,之所以在众多SLA光固化3D打印品牌中选择联泰科技,得益于其具备工业级别的稳定性、面向批量生产的技术规格及完善的本地化服务体系。对于Wolf这样的服务型企业来说,设备不仅要"能打",更要"好用、易用、靠谱",Lite 600恰好兼顾了性能与可靠性,成为FDM向SLA转型过程中极具吸引力的选择。
"自Lite600投入以来,我们的生产效率实现了大幅度的提升。过去制作一个模型需要耗费近10个小时,整体效率提升近60%,生产周期从数天缩短至数小时,成功实现了从FDM到SLA的技术升级,也推动了业务增长。预计 2024-2025 年将比2023 年再增长近 16 倍,SLA 技术正在持续驱动我们的业务高速发展。" Mudassar提到。"同时,随着业务的快速增长,扩充 SLA 打印设备将成为我们下一步的重要布局,确保我们能够持续高效地交付高品质产品。"
"Wolf 3D需要的不只是一台设备,而是一套完整的生产制造优化解决方案。Lite 600在精度和表面细节上满足碳纤维部件的应用。"此外,联泰科技还为Wolf3D提供光敏树脂材料、切片软件等增值服务,保障设备稳定运行,进一步助力产能提升。
正如麦肯锡《先进制造2025》报告所指出的,当制造精度突破临界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成本曲线将发生指数级优化。"在制造行业迈向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3D 打印面临的核心课题始终是控制成本与实现高质量生产制造。这是所有增材制造技术都在持续攻坚的方向。"而联泰科技SLA光固化3D打印技术的核心优势与这一市场需求不谋而合:
- 高精度: 该设备采用高精度涂覆控制系统,可实现液位快速稳定调节,层间液位精度达0.1mm以内,有效提升成型效率。成型幅面达600×600×400mm,支持0.05-0.25mm的可调打印层厚,核心配备355nm波长固态三倍频Nd:YVO4激光器,兼顾精密加工与工业级生产能力,适用于高精度增材制造领域。
- 更智能:基于工业级AI算法的多维度感知优化系统,融合多传感器数据流,实现打印全流程的智能决策与动态优化。独家研发的振镜自校准技术突破传统标定模式,自动标定精度提升>100%,构建了从光路系统到成型精度的智能闭环控制系统,为复杂精密构件的批量化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 高效率:通过无极可变光斑技术革新光路设计,光路得以简化,光束可根据打印需求动态调整大小,精细光束用于高精度区域,宽光束用于快速填充,大幅提高成型效率。同时,该技术使打印件表面精度和粗糙度显著提升,减少了后处理时间,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
目前,碳纤维凭借其高强度、轻量化的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体育休闲和工业领域等诸多行业,并全面满足各领域核心需求。未来伴随着技术的持续成熟及市场的不断孵化,碳纤维将精准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体育休闲、工业应用等更多细分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