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云:做厚算力「黑土地」,成就行業AI先鋒

上海2025年9月19日 /美通社/ -- 今天,第十屆華為全聯接大會(HUAWEI CONNECT 2025)進行到第二天。在主題演講環節,華為常務董事、華為雲計算CEO張平安圍繞「全面智能化,成就行業AI先鋒」,分享了華為雲在AI雲服務、大模型、具身智能、AI Agent等領域的技術創新與落地實踐。

華為常務董事、華為雲計算CEO張平安
華為常務董事、華為雲計算CEO張平安

昇騰AI雲服務持續創新,為智能時代提供澎湃算力

今年,華為雲CloudMatrix384昇騰AI雲服務已全面上線。未來華為CloudMatrix超節點規格將從384卡升級到8192卡,可實現50~ 100萬卡的超大集群,為智能時代提供更澎湃的AI算力。華為雲首創EMS彈性內存存儲服務,用內存擴展顯存,顯著降低大模型多輪對話時延,大幅提升模型使用體驗。

華為雲在貴州、內蒙古、安徽部署了全液冷AI數據中心,實現單機櫃80千瓦散熱,PUE低至1.1,並能夠實現AI智能運維。企業無需改造或新建傳統數據中心,通過一對光纖,就能獲取華為雲上高效的AI算力,也可以獲得全棧專屬AI雲服務。

張平安指出,Token服務可以有效屏蔽複雜的底層技術,直接為用戶提供最終的AI計算結果,是最高效的推理算力使用方式。CloudMatrix384超節點將算力、內存、顯存等資源全面池化,把計算型任務、存儲型任務、AI專家系統解耦,將串行任務變成分佈式並行任務,極大地提升了系統的推理性能。在在線、近線和離線等不同時延推理場景中,CloudMatrix384平均單卡的推理性能達到H20的3到4倍。

會上,張平安宣佈,CloudMatrix384 AI Token推理服務全面上線,以優的性能、好的服務、高的質量服務好客戶。

解難題做難事,幫助企業打造自己的專業大模型

一直以來,盤古大模型都堅定地聚焦行業,在解難題、做難事的道路上不斷攻堅克難,重塑千行萬業。華為通過openPangu,為昇騰訓練和推理提供最佳實踐,降低開發者門檻,高效使用昇騰算力。同時,張平安強調,華為也在堅定不移地做好盤古閉源大模型,繼續加大盤古大模型的投入,持續深耕行業,支持各行各業的客戶做好自己的大模型,加速千行萬業智能化。

如今盤古大模型已在30多個行業、500多個場景中落地,在政務、金融、製造、醫療、煤礦、鋼鐵、鐵路、自動駕駛、氣象等領域發揮巨大價值。

釋放具身智能本體約束,讓智能在雲端無限進化

今年華為雲推出了CloudRobo具身智能平台,將複雜算法與智能邏輯部署於雲端,讓本體更輕量化;依托雲端海量算力與先進 AI 模型,讓機器人執行更智能;以雲端智能打破機器人的能力邊界,讓場景更多樣。  

為構建機器人與雲端統一、開放、安全的通信橋樑,華為雲推出R2C(Robot to Cloud)協議。會上,張平安宣佈R2C協議首批20家合作夥伴正式確立。

鯤鵬雲服務以軟硬協同、開放生態賦能產業創新

發展高性能、高安全、高可靠的鯤鵬ARM雲服務,也是華為雲的重要戰略之一。在過去的一年,華為雲上的鯤鵬CPU核數從900萬核增長到1500萬核,增幅達到67%。同時,鯤鵬平台持續完善主流應用軟件的兼容支持,已適配超過25000個應用,除了在轉碼、數據庫、Web及雲手機等場景外,為鯤鵬雲走向通用計算提供堅實支撐。

GaussDB基於超節點和全池化,打造高效可靠數據底座

華為雲GaussDB數據庫基於通用計算超節點,將計算、內存、存儲分層池化,可以實現任意節點同時多寫多讀,打破傳統架構僅主節點可讀寫的限制。通過負載動態調度,大幅提升並發事務處理性能。基於計算超節點部署的GaussDB集群,每分鐘可處理540萬筆事務,相比非超節點性能提升2.9倍。

構築全場景分佈式雲,讓算力無處不在

華為雲構築了全場景覆蓋的分佈式雲解決方案,從CloudOcean、CloudSea、CloudLake到CloudPond,將華為雲的一致體驗部署到客戶的不同場景中。

構建易用、好用、開放的Agent開發和運行平台

華為雲推出了企業級Agent平台Versatile,希望構建易用、好用、開放的Agent開發和運行平台,幫助行業客戶快速開發出各種AI Agent。基於Versatile,用戶只需要輸入整理好的業務描述文檔和流程圖,經過簡單確認,兩步就可以生成Agent,極大地提升了效率。

大會期間,華為雲帶來了主題演講、高峰論壇、圓桌論壇等豐富議程,並攜手客戶及夥伴,展示在雲基礎設施、大模型、數據庫、AI Agent、具身智能等領域的大量創新技術和落地實踐,躍升行業數智化。